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

名校光環黯淡 矽谷搶微學位人才

作者:賀桂芬 攝影:黃明堂


檢視相片

在倫敦,有一群人辭了工作,花八千到一萬英鎊(約新台幣32萬到40萬)學費,來上10到12週的「補習班」。這些人辭職、又自掏腰包花大錢,為的就是學數據科學、人工智慧等等各式各樣課程。
這個「補習班」GA(General Assembly),在美國創立短短六年,但已經在全球20個城市有校園、畢業生近4萬人,創辦人之所以跳出來開補習班,是因為大家擠破頭想念的名校,除了學位一紙之外,沒讓他學到任何實用技能。
學校教育離職場有多遠?
這間學校的創辦人史瓦茲(Jake Schwartz)是美國耶魯大學高材生,怎麼看都是有大好前程的天之驕子。但他創辦這家公司的緣由,會讓許多名校MBA吹鬍子瞪眼。「我發現,耶魯學位沒讓我學到任何實用技能,兩年MBA更浪費我太多時間、太多錢,」他告訴《經濟學人》,「因此我就想,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降低學習成本,又真的能學到企業主非常渴望的能力。」
GA研發課程的方式非常「接地氣」,與大量企業主深談,問他們最迫切需要但短缺的技能。

不只在GA,那些被IBM裁掉的兩萬人,在陽明大學醫學院上資訊科技與數據科學的醫學生,都指向一個事實:科技變化太快,原已嚴重的產學落差更加的大。
正規劃在嘉義成立工業4.0生產基地的汽車零組件廠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便嘆,莫說4.0新進人員,就連物聯網、大數據及雲端管理等高階人才都很難求。
到底工業4.0需要什麼樣的人才?傳統學校教育和現行的職訓為什麼無法養成?
「以前你可以接受大學系統性教育,學得一技之長,憑藉專業做到退休,現在不行了,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教育主管史萊哲(Andrea Schleicher),在今年初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(WEF)中說。

不要你專一 要你多才多藝
「改變正在發生,我們必須要重新設計學校課程,」德國工業4.0平台秘書長邦廷(Henning Banthien)接受《天下》專訪指出,「這還不夠,每個人都必須終其一生,不斷學習新技能。」
不夠,不是因為不專,相反的,有可能因為太專。
德國霍恩海姆大學去年首次針對工業4.0,進行的一份大規模調查,詢問企業需要的人才,結果高達90%的德國受訪企業都抱怨,現有員工的技能都已不合時宜或不夠寬,亟需學會第二職能。
調查明確統計出,企業希望員工儘快學到的技能排行(見下表)。更值得玩味的是,有42%的企業表示,他們愈來愈不需要員工在單一學門裡一直深入鑽研。


檢視相片

位在波士頓的就業市場研究分析業者,Burning Glass科技公司統計分析全美國線上徵才資料也發現,美國就業市場如今最龐大的需求,不是專才,而是擁有完全不同領域技能組合的人才,Burning Glass CEO席格曼(Matt Sigelman)稱之為「油電混合」人才,《天下》稱之為「章魚人才」。
比方美國薪資最高的職缺,無論是不是科技類的工作,四九%要求要會寫程式 (見下表)。


檢視相片

「現在要求行銷人員懂演算法很合理,」歐洲開放式線上課程(MOOC)龍頭iVersity執行長柯珀(Hannes Klöpper)接受《天下》專訪時也舉例。
多工人才 靠微課程長新技能
然而無論學校裡的教育,或企業裡的在職訓練,都不擅於訓練章魚人才。
歐美已經有不少企業,因為在學校找不到需要的人才,已經主動出擊,和MOOC合開量身訂製的課程,取代傳統由顧問公司、專家學者到公司開課、或送員工到學校進修的在職訓練。
這些課程將學程分解成模組、模組分解成課程、課程分解成小單元的方式,讓需要的人在短時間內密集受訓學習,被稱之為微學位(nano degree)或微課程。
這些微學位在歐美,由於受到google、亞馬遜等巨頭認可,已有比從校園取得的本科文憑更具競爭力的趨勢。
微課程的訓練,也被認為是在現今職能需求變化快速的時代,最能彌平產學落差、又能滿足終身不斷學習需求的模式。許多創新都非來自本業,教育也是。微學位的風潮,因應職場海嘯而生,對體制內的學校教育和企業在職訓練的衝擊,已經開始。…(完整報導,請見《天下雜誌》第624期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